DB33T 2054-2017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规范

ID

CDB9C7BFAC034E3ABECF911B17874959

文件大小(MB)

0.25

页数:

1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17-10-9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3.080,A16,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2054—2017,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规范,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township(Subdistrict) cultural station,2017 - 09 - 28发布,2017 - 10 - 28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3/T 2054—2017,I,目 次,前言 .. Ⅲ,引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3 术语和定义 2,4 总体要求 .. 3,4.1 服务总则 . 3,4.2 人员配备 . 4,4.3 站舍建设 . 4,4.4 设施设备 . 4,4.5 人员管理 . 4,4.6 经费保障 . 5,5 宣传教育 .. 5,5.1 内容 .. 5,5.2 方式 .. 5,6 阵地服务 .. 6,6.1 要求 .. 6,6.2 内容 .. 6,7 群众文体团队建设 7,7.1 要求 .. 7,7.2 类型 .. 7,8 辅导和培训服务 .. 7,8.1 要求 .. 7,8.2 内容 .. 7,8.3 村(社区)文化建设指导 .. 8,9 文体活动开展 . 8,9.1 要求 .. 8,9.2 类型 .. 8,9.3 文化下村(社区)活动 . 8,10 文化遗产保护 8,10.1 文物保护 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9,10.3 文化遗产合理利用 . 9,DB33/T 2054—2017,II,11 文化市场管理及监督 9,12 信息档案管理 .. 10,13 安全管理 10,13.1 安全制度 .. 10,13.2 防范措施 .. 10,13.3 活动安全 .. 10,13.4 饮食安全 .. 10,13.5 网络安全 .. 11,14 检查和评估 . 11,参考文献 . 12,DB33/T 2054—2017,III,前 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文化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玉宝、戴园丽、张卫中、汪仕龙、龚蓓、陈顺水,DB33/T 2054—2017,1,引 言,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促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事业发展,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服务职能,完善服务条件,提升服务绩效,发挥综合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作用,体现综合文化站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中的重要价值。 本规范是浙江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条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基本要求,是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DB33/T 2054—2017,2,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以下简称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服务条件、服务项目、服务规范、服务安全以及检查、评估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设置在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浙委办发〔2015〕46号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3 术语和定义,3.1,乡镇综合文化站,县级或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以提供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场所,整合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康等设施,以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为基本职能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2,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3.3,阵地服务,文化站利用所拥有的文体设施和场地,根据当地群众的需求,面向群众开展与设施的功能、特点相适应的服务活动,如书报刊借阅、举办展览、艺术培训、文体活动、电影放映、体育健身等,3.4,文化技能,文化站从业人员掌握和运用文化艺术专业技术的能力,包括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摄影、书法等文艺创作、表演和专用设备操作、文体活动组织策划等技能,DB33/T 2054—2017,3,3.5,文体辅导,文化站对群众文体骨干和群众文体团队所进行的文化艺术、体育知识、技能的帮助和指导,提高其文化艺术体育水平的活动过程,3.6,群众文体团队,以自愿为原则,以业余爱好为基础,以文化、体育活动为表现方式的基层群众文化体育骨干组织,3.7,文物,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遗迹,3.8,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3.9,村(社区)文化室(文化活动中心),由村(社区)设立的,用于开展书报刊借阅、群众文艺演出、群众性体育活动等,为当地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3.10,文化礼堂 建在农村的宣传文化设施,面向农民群众开展主流价值弘扬、理论政策宣讲、乡土文化展示、乡风文明传播、礼仪礼节教化、知识技能普及、群众文体活动的文化场所,按照“五有三型” (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 的标准建设,是农村文化地标和农民群众精神家园,4 总体要求,4.1 服务总则,4.1.1 文化站是面向服务人口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和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站应依据国家关于文化……

……